浪費主題班會?周一早餐過后,轉到教室,看到一些“沒完沒了”的饅頭,或塞于抽屜,或棄于垃圾桶,表達著無聲的抗議。饅頭雖小,道理很深。亂丟飯菜、浪費糧食的現象在當下中小學校已是司空見慣,長此以往,積非成是,孩子的行為習慣、道德品質又將何去何從?【活動目的】1.了解饅頭知識,那么,浪費主題班會?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愛惜糧食、節約糧食”主題班會
老師:小朋友們,在我們的校園里,在我們的身邊滋生出一種不良現象,你是否注意過,請看圖片:
(課件演示)
老師:這種浪費現象就發生在我們身邊,同學們的身上,甚至整個社會浪費糧食的現象都很嚴重。看到這一盒盒被遺棄的盤中餐,你們想說些什么?
學生1:同學們這樣浪費糧食太可惜了。
學生2:這種現象不應該發生在我們身邊。
學生3:把糧食這樣隨隨便便就扔掉,太浪費了。
老師: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如果我們每天浪費一粒米,一年的經濟損失將達到上百萬,如果我們每人每天節約一粒米,全國13億人口將節約糧食64800公斤,可救災民64800人,可供180個農民一年的口糧,多么驚人的數目啊!今天我們開展以“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為主題的班會活動,主要是讓大家知道糧食是來之不易的。通過這次活動希望全體同學都能來愛惜糧食、節約糧食。
師;同學們我前段時間看到這樣一些圖片,我感觸很深。我想讓你們也來看一看。
播放配音課件:課件內容(非洲地區有三分之一的兒童長期處于營養不良的狀態。全世界每年有600萬學齡兒童因饑餓而死亡,目前全球約30個國家陷于糧食危機。在我國40%的城市人口消耗的糧食要依靠進口,我國還需要十年時間才能解決少數貧困地區人口溫飽問題。
“厲行節約,光盤行動”主題班會教案
一、活動目標
認識重要性:通過學習,使學生深刻認識到“光盤行動”的重要性,明確每個人都是節約糧食、反對浪費的行動者。
培養好習慣:引導學生樹立勤儉節約的觀念,從小養成不浪費食物、珍惜資源的好習慣。
二、活動準備
經驗基礎:確保學生已具備對節約糧食的基本認知。
視頻材料:播放“光盤行動”公益廣告視頻,以直觀的方式展示節約糧食的重要性。
PPT展示:準備PPT,內容涵蓋幼兒園午餐浪費情況、各行業浪費現象以及各行各業參與“光盤行動”的實例,增強學生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統計工具:準備一張學生午餐情況統計表,用于記錄學生在午餐時的食物浪費情況;同時準備簽到燈和勾線筆,方便學生簽到和參與活動。
三、活動過程
引入環節:
播放沙畫《憫農》,營造氛圍。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主題班會發言稿(精選7篇)
在不斷進步的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發言稿,發言稿是在一定的場合,面對一定的聽眾,發言人圍繞著主題講話的文稿。相信寫發言稿是一個讓許多人都頭痛的問題,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勤儉節約杜絕浪費主題班會發言稿(精選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勤儉節約杜絕浪費主題班會發言稿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我們先看兩個現象: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在美國的華人的生活情況比其他人好得多,因為他們平時節儉,信用消費不多,欠款不多,還有不少存款等,當經濟危機到來之際,他們并沒有因為失業而還不起貸款,也沒有帶來生活質量的明顯下降。正是因為平時的節儉,似乎正在讓美國的華人躲過這一劫。二是上周六我們高二年級的同學開展了“一日打工”體驗活動,同學們發現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許多工廠、企業關門了、倒閉了,同學們能掙到錢的很少很少,我相信高二年級的同學們已經體驗到了掙錢的困難和艱辛了。其實,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世界各國都出現掙錢越來越困難的現象,使得勤儉節約尤顯重要。
然而,我們在楊總無疆大愛下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金融危機對我們的沖擊并不明顯,勤儉節約似乎顯得不那么重要,所以有些同學花錢也就比較大方,抻手向父母要錢要物也不覺得有什么難為情。
班會串詞
合:老師們、同學們大家好!
甲:在學校開展“建設節約型校園”的號召下, 為了樹立節約能源思想意識,共同
建設節約型校園,我班這次展開了“我節約,我快樂”主題班會。
合:“我節約,我快樂”主題班會現在開始!
乙:10月31日,是世界勤儉節約日。勤儉節約是什么?傳統文化推崇它,那是一種行為,更是一種品德;現代文明推崇它,那是對有限資源的珍視,對過度消費的抵制。社會要進步,國家要發展,這一切都離不開消耗,但這一切,更離不開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現代文明的內在訴求。勤儉節約,是一種操守,是一種品行,是一種素養,是一種美德。世界勤儉節約日的確立,可以體現出世界對勤儉節約的一種呼喚。
甲:是的,勤儉節約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為一個中國人,我們最應當擁有的就是節約意識。雷鋒有句名言:“在工作上,要向積極性最高的同志看齊;在生活上,要向水平最低的同志看齊。”這是雷鋒的座右銘,雷鋒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短暫的一生中,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他勤儉節約,努力工作,不怕艱難困苦,嚴格要求自己,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這種勤儉節約的精神影響了幾代人。
乙:勤儉節約不是一種使人痛苦的美德。
通過咱們這次的主題班會:
“珍惜糧食,拒絕浪費”。同學們的發言都很踴躍。讓我們大家進一步明確了糧食來之不易。一粒糧食由播種直到長成茁壯的莊稼,最后再經過收割晾曬,需要經過很多很多人的辛勤勞動,最后才端到我們的餐桌上來。
糧食是我們餐桌上的主食。得來的是多么的不容易。
我們珍惜糧食,也是要珍惜這些來之不易的勞動成果。
經過那么多人的勞動生產出的糧食,我們沒有權利去浪費它,應當很好的享用這些農作物。
浪費是可恥的。
糧食,一年只收成一次或兩次。是要經過那么多人辛辛苦苦地把它種出來。我們現在已經感覺到了。
但是真正到我們吃飯的時候。常常還會有浪費糧食的現象發生。
通過這次主題班會,大家明白了,糧食來之不易。
今后。不但要從自己做起,還要教育自己旁邊的人,珍惜糧食,愛惜糧食。讓勤儉的美德在我們每一個同學的頭腦中生根發芽。
種下勤儉節約的種子,收獲珍惜別人勞動成果的美德。
節約糧食,拒絕浪費。
以上就是浪費主題班會的全部內容,勤儉節約杜絕浪費主題班會發言稿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我們先看兩個現象:一是在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下,在美國的華人的生活情況比其他人好得多,因為他們平時節儉,信用消費不多,欠款不多,還有不少存款等,當經濟危機到來之際,他們并沒有因為失業而還不起貸款,也沒有帶來生活質量的明顯下降。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