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衛生安全的班會主題?系部統一要求,各班開展“倡文明行為建文明宿舍”主題班會,以班級為單位,深入進行創建文明公寓的教育活動,指導學生學習《學生手冊》第12項至第17項有關學生公寓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并教育學生嚴格遵守學生公寓各項管理規定,自覺維護學生公寓的秩序與平安。 四、開展電腦文明進公寓活動 系部組織部分老師、那么,關于衛生安全的班會主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衛生主題班會(一)
衛生健康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一、教學目的:
(1)基本了解人體的正常結構及各部件的術語名稱,學會了坐、立、行及讀書、寫字正確姿勢。
(2)能自覺、自主地搞好個人衛生及保護眼睛和牙齒,懂得克服和戰勝不良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非一朝一夕之力能行,功在持之以恒。
(3)居家、旅行、郊游、體育運動、游泳等的注意事項和安全要求。
(4)初步了解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知道花草樹木,對改善環境的作用,自覺保護環境、愛護花草樹木,不隨地吐痰、丟瓜皮果殼、雜物、垃圾。
(5)增強了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以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教學重難點: 手的衛生與健康的關系。怎樣保持手的衛生。
教具準備: 掛圖
教學過程:
一、手的衛生
1、上課開始讓同學互相檢查手,看手是否干凈,是否剪指甲,導入新課。
2、授新課,提出問題:
(1)臟手吃東西會引起什病?
(蛔蟲、蟯蟲、腹瀉、痢疾、病毒性肝炎)
(2)什么情況下應洗手?
(飯前便后、勞動游戲后、接觸過病人和病人用過的東西)
(3)為什么不能留長指甲?
(指甲縫的污垢中藏有更多的細菌和蟲卵)
(4)結合掛圖說說怎樣洗手?
(要認真、流動水、用肥皂、全洗到、不馬虎、要擦干、勤洗手、不留甲,不借用別人的東西擦手,更不要在衣服褲子上擦)
3、效果考查,利用晨檢或抽查,檢查學生手的衛生
4、課后了解學生是否養成飯前、便后、勞動后、游戲后洗手的衛生習慣。
1.以健康知識為主題的活動主題
健康知識主題班會
每周星期一的第一節課是我校固定的班會課,班會課主要要抓好學生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9月14日早晨,按照學校德育處的安排,每個班組織一次關于健康知識的主題班會。
走進每個教室都能看見黑板上醒目的班會主題——《衛生與健康》。低年級的老師正在教育孩子要養成勤洗手、勤刷牙、勤剪指甲、勤理發的良好衛生習慣。還一邊講解一邊示范,教孩子們正確洗手,正確刷牙的方法。中年級的老師正在教育孩子要養成多鍛煉、多飲水、不挑食、室內常通風的良好習慣。高年級的老師正在告訴學生健康的生活習慣是幸福生活的源泉,告訴學生心理健康也是健康生活的一部分,要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突變,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挫折。
課后,我們隨機采訪了部分低年級的學生:“你在這節主題班會上學到了什么?”學生們樂呵呵地告訴我,我學會了正確洗手,說著他們便做起示范來了。
2.小學生衛生主題班會
搞好衛生主題班會主辦單位:XXXXX班會主題:搞好班級衛生班會目標:通過本次班會,明確搞好衛生的重要性。
制定出具體的搞好衛生的計劃、措施。讓班級衛生面貌煥然一新。
主持人:XXXXXX班會方式:合作討論,各抒己見。
【 #教案一#導語】世界衛生組織于1948年決定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衛生日,旨在提高全球對衛生問題的關注。今年的班會主題是“講衛生,不亂扔垃圾”,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學習環境。
一、活動時間:20**年4月8日
二、活動地點:初二(2)班教室
三、活動主題:講衛生,不亂扔垃圾
四、活動目標:
1、認識講衛生的重要性。
2、制定具體的衛生改進計劃。
3、提升班級衛生狀況。
4、為“創建整潔的班級環境”活動創造良好氛圍。
五、活動過程
(一)導入:
1、介紹世界衛生日的背景。
2、強調個人衛生習慣的重要性。
3、討論衛生習慣對環境的影響。
(二)展開:
1、分享名人保持衛生的事例。
2、分析班級衛生的現狀。
3、討論保持地面干凈的方法。
4、提出改進班級衛生的具體措施。
(三)結束:
1、交流個人改進計劃。
2、倡導全體同學參與衛生維護。
【 #教案二#導語】良好的衛生習慣對我們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影響。本次班會的目標是讓學生了解衛生的重要性,并積極參與班級衛生維護。
教育目標:
1、認知目標:了解衛生習慣的定義,明確自己在班級衛生中的責任。
2、行為目標:培養學生自覺維護衛生的習慣。
3、情感目標:增強學生的規則意識,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活動目的1. 學生應認識到保持清潔和衛生的重要性。2. 學生應培養愛清潔、講衛生的良好習慣。3. 家長應通過本次活動,認識到清潔衛生的重要性,并在生活中做好榜樣,改變不良習慣。
活動重難點 如何讓學生將良好的衛生行為轉化為長期習慣。
活動道具 足球、面包、自來水龍頭、白大褂、聽診器
活動人物扮演者 邋遢大王(雷永強)、跳繩同學甲(全美林)、跳繩同學乙(劉潔)、醫生(蔣世博林)
具體活動內容 一、主持人宣布班會開始(一)宣布班會開始 主持人付凡珀:尊敬的老師、家長和親愛的同學們,大家上午好,我們《愛清潔 講衛生》主題班會現在開始。主持人付凡珀:請各小組組長檢查同學的手臉和衣服干凈程度,獲勝的小組將被授予“講衛生小明星組”稱號。
二、好的衛生習慣 (一)快板,講衛生 甲:全體師生和家長,請你聽段小快板;合:我們倆人臺上站,來把衛生侃一侃說得不好請包涵,先把掌聲來點點;劉潔:金科小學,真美麗,走進校門往里看;教學大樓排排站,五星紅旗映眼簾;前面操場寬又大,宣傳報欄齊又全;甲:綠樹成蔭書聲朗,花香鳥語醉心田;學校像個大花園,充滿生機與盎然;合:我們是她的小主人,保護環境有責任;廁所門外不小便,養成衛生好習慣;甲:地上紙屑我撿起,公共衛生要愛惜;劉潔:樓道臟了我清理,也不亂拋瓜果皮;甲:在校杜絕吃零食,改掉以前壞習慣;劉潔:墻磚黑了我去擦,老師同學把我夸;合:清潔衛生人人講,愛護環境好娃娃;甲:好兒童,要知道,身體健康最重要。
設計背景:
現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則終生受益。“積絲成寸,積寸成尺,寸尺不已,逐成丈匹。”這句話雖然樸實,卻也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深奧的道理。教育要從小抓起。同樣,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也要從小抓起。怎樣培養良好行為習慣,這顯然是要花時間、精力,耐心、細心地去觀察、去實踐。
而行為規范的養成教育需要我們觀察更近一點,聚焦更小一點,實踐更實一點。在我們班的日常生活中,學生們的衛生習慣不容樂觀,教室環境令人堪憂,因此,本學期我們的行為習慣養成教育聚焦衛生習慣的養成和班級衛生環境的維護。
從細節入手,通過解讀班級存在的一些衛生方面的問題引發學生思考,激發他們以班為家;積逐步培養學生的衛生意識,逐步做到班級整潔衛生人人共建的氛圍。
教育目標:
1. 認知目標:
學生知道什么是良好的衛生習慣
學生了解自身在為班級保持衛生方面需做的努力
學生明確班級是全班同學共同的集體,應共同為創造班級良好衛生環境貢獻力量
2. 行為目標:
學生自覺養成衛生習慣,共同保持班級衛生有序
3. 情感目標:
學生樹立一定的行規意識,從自身做起,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活動準備:
1. 全班動員,全體同學共同出謀劃策收集素材,為集體和小組討論提供依據
(1) 通過班級日志,同學觀察,照片采集等方式收集班級中同學講衛生和破壞班級衛生環境的現象
(2) 學生回顧和記錄自己在參與大掃除和每天值日勞動的心得
2. 環境布置
教學過程:
一、 聚焦你我他,引入主題
1、 把范圍圈定在班級教室的衛生片段,圖片展示衛生情況良好的環境面貌。
以上就是關于衛生安全的班會主題的全部內容,【 #教案一# 導語】世界衛生組織于1948年決定將每年的4月7日定為世界衛生日,旨在提高全球對衛生問題的關注。今年的班會主題是“講衛生,不亂扔垃圾”,讓我們共同營造一個干凈整潔的學習環境。一、活動時間:20**年4月8日 二、活動地點:初二(2)班教室 三、活動主題:講衛生,不亂扔垃圾 四、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